铸铁生产除适当地选择优学成分以得到~定的组织外,热处理也是进一步调整和改进基体组织以提高铸铁性能的一种重要途径。铸铁的热处理和钢的热处埋有相同之处 ,也有不同之处。铸铁的热处理一般不能改善原始组织中石墨的形态和分布状况。对灰口铸铁来说,由于片状石墨所引起的应力集中效应是对铸铁性能起主导作用的困素,因此对灰口铸铁施以热处理的强化效果远不如钢和球铁那样显著。故友口铸铁热处理工艺主要为退火、正火等。对于球铁来说,由于石墨呈球状,对基体的割裂作用大大减轻,通过热处理可使基作组织充分发挥作用,从而可以显著改善球性的机械性能。 故球铁像钢一样,其热处理工艺有退火、正火、调质、多温淬火、感应加热淬火和表面化学热处理等。
铸铁的热处理工艺:
1.消除应力退火
由于铸件壁厚不均匀,在加热,冷却及相变过程中,会产生效应力和组织应力。另外大型零件在机加工之后其内部也易残存应力,所有这些内应力都必须消除。去应力退火通常的加热温度为500~550℃保温时间为2~8h,然后炉冷(灰口铁)或空冷(球铁)。采用这种工艺可消除 铸件内应力的90~95%,但铸铁组织不发生变化。若温度超过550℃或保温时间过长,反而会引起石墨化,使铸件强度和硬度降低。
2.消除铸件白口的高温石墨化退火
铸件冷却时,表层及薄截面处,往往产生白口。白口组织硬而脆、加工性能差、易剥落。因此必须采用退火(或正火)的方法消除白口组织。退火工艺为:加热到550-950℃保温2~5 h,随后炉冷到500—550℃再出炉空冷。在高温保温期间 ,游高渗碳体和共晶渗碳体分解为石墨和A,在随后护冷过程中二次渗碳体和共析渗碳体也分解,发生石墨化过程。由于渗碳体的分解,导致硬度下降,从而提高了切削加工性。
3.球铁的正火
球铁正火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珠光体基体组织,并细化晶粒,均匀组织,以提高铸件的机械性能。有时正火也是球铁表面淬火在组织上的准备、正 火分高温正火和低温正火。高温正火温度一般不超过950~980℃,低温正火一般加热到共折温度区间820~860℃。正火之后一般还需进行四人处理,以消除正火时产生的内应力。
4.球铁的淬火及回火
为了提高球铁的机械性能,一般铸件加热到Afc1以上30~50℃(Afc1代表加热时A形成终了温度) ,保温后淬入油中,得到马氏体组织。为了适当降低淬火后的残余应力,一般淬火后应进行回火,低温回火组织为回火马氏作加残留贝氏体再加球状石墨。这种组织耐磨性好 ,用于要求高耐磨性,高强度的零件。中温回火温度为350—500℃回火后组织为回火屈氏体加球状石墨,适用于要求耐磨性好、具有一定效稳定性和弹性的厚件。高温 回火温度为500—60D℃,回火后组织为回火索氏作加球状石墨,具有韧性和强度结合良好的综合性能,因此在生产中广泛应用。
5.球铁的多温淬火
球铁经等温淬火后可以获得高强度,同时兼有较好的塑性和韧性。多温淬火加热温度的选择主要考虑使原始组织全部A化、不残留F,同时也避免A晶粒长大。加热温度一般采用Afc1以上30~50℃,等温处理温度为0~350℃以保证获得具有综合机械性能的下贝氏体组织。稀土镁铝球铁等 温淬火后σb=1200~1400MPa,αk=3~3.6J/cm2,HRC=47~51。但应注意等温淬火后再加一道回火工序。
6.表面淬火
为了提高某些铸件的表面硬度、耐磨性及疲劳强度,可采用表面淬火。灰铸铁及球铁铸件均可进行表面淬火。一般采用高(中) 频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和电接触表面淬火。
7.化学热处理
对于要求表面耐磨或抗氧化、耐腐蚀的铸件,可以采用类似于钢的化学热处理工艺,如气体软氯化、氯化、渗硼、渗硫等处理。
灰口铸铁的牌号、性能、组织及用途
|
|
铸铁类别
|
牌号
|
铸体主要壁厚
mm
|
试体直径mm
|
抗拉强度
|
抗弯强度
|
挠度支距
|
抗压强度
|
硬度HB
|
显微组织
|
用途举例
|
|
不小于
|
基体
|
石墨
|
|
铁素体灰口铸铁
|
HT100-260
|
所有尺寸
|
30
|
100
|
260
|
2
|
500
|
143-229
|
F+P(少量)
|
粗片
|
低负荷和不重要的零件,如盖、外罩、手*、支架、和重锤等
|
|
铁素体--珠光体灰口铸铁
|
HT150-330
|
4-8
>8-15
>15-30
>30-50
>50
|
13
20
30
45
60
|
280
200
150
120
100
|
470
390
330
250
210
|
1.5
2
2.5
3
4
|
650
|
170-241
170-241
163-229
163-229
143-229
|
F+P
|
较片粗
|
中等应力的零件,如支柱、底座、齿*箱、工作台、刀架、端盖、阀体、管路、附件等
|
|
珠光体灰口铸铁
|
HT200-400
|
6-8
>8-15
>15-30
>30-50
>50
|
13
20
30
45
60
|
320
250
200
180
160
|
530
450
400
340
310
|
1.8
2.5
2.5
3
4.5
|
750
|
187-255
170-241
170-241
170-241
163-229
|
P
|
中等片状
|
承受较大应力、用作重要的零件,如汽缸、齿*、机座、飞*、床身、刹车*、联轴器、齿*箱和轴承座等
|
|
HT250-470
|
>8-15
>15-30
>30-50
>50
|
20
30
45
60
|
290
250
220
200
|
500
470
420
390
|
2.8
3
4
4.5
|
1000
|
187-255
170-241
170-241
163-229
|
细P
|
较细片状
|
|
孕育铸铁
|
HT300-540
|
15-30
>30-50
>50
|
30
45
60
|
300
270
260
|
540
500
480
|
3
4
4.5
|
1100
|
187-255
170-241
170-241
|
S或T
|
细小片状
|
用作承受高弯曲应力及高抗压强度的重要零件,如齿*、凸*、车床卡盘、剪床及压力机机身和润滑阀壳体等
|
|
HT350-610
|
15-30
>30-50
>50
|
30
45
60
|
350
320
310
|
610
560
540
|
3.5
4
4.5
|
1200
|
197-269
187-255
170-241
|
|
HT400-680
|
20-30
>30-50
>50
|
30
45
60
|
400
380
370
|
680
650
630
|
3.5
4
4.5
|
207-269
187-269
|
|
-
可锻铸铁:可锻铸铁是用碳、硅含量较低的铁碳合金铸成白口铸铁坯件,再经过长时间高温退火处理,使渗碳体分解出团絮状石墨而成,即可锻铁是一种经过石墨化处理的白口铸铁。
可锻铸铁按热处理后显微组织不同分两类;一类是黑心可锻铸铁和珠光可锻铸铁。黑心可锻铸铁组织主要是铁素体(F)基本+团絮状石墨;珠光体可锻铸铁组织主要是珠光体(P)基体+团絮状石墨。另一类是白心可锻铸铁,白心可锻铸铁组织决定于断面尺寸,小断面的以铁素体为基体,大断面的表面区域为铁素体、心部为珠光体和退火碳。
· 球墨铸铁:在铁水(球墨生铁)浇注前加一定量的球化剂(常用的有硅铁、镁等)使铸铁中石墨球化。由于碳(石墨)以球状存在于铸铁基体中,改善其对基体的割裂作用,球墨铸铁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塑性、冲击韧性大大提高。并具有耐磨、减震、工艺性能好、成本低等优点,现已广泛替代可锻铸铁及部分铸钢、锻钢件、如曲轴、连杆、轧辊、汽车后桥等。
根据GB1348-88球墨铸铁牌号分为单铸和附铸试块两类;单铸试块的机构性能分八个牌号见表。
球墨铸铁单铸试块的机械性能
|
|
牌号
|
抗拉强度sb
N/mm2(kgf/mm2)
|
屈服硬度s0.2
N/mm2(kgf/mm2)
|
延伸率d%
|
供参考
|
|
最小值
|
布氏硬度HB
|
主要金相组织
|
|
QT400--18
|
400(40.80)
|
250(25.50)
|
18
|
130--180
|
铁素体
|
|
QT400--15
|
400(40.80)
|
250(25.50)
|
12
|
130--180
|
铁素体
|
|
QT450--10
|
450(45.90)
|
310(31.60)
|
10
|
160—210
|
铁素体
|
|
QT500--7
|
500(51.00)
|
320(32.65)
|
7
|
170—230
|
铁素体+珠光体
|
|
QT600--3
|
600(61.20)
|
370(37.75)
|
3
|
190--270
|
珠光体+铁素体
|
|
QT700--2
|
700(71.40)
|
420(42.85)
|
2
|
225—305
|
珠光体
|
|
QT800--2
|
800(81.60)
|
480(48.98)
|
2
|
245--335
|
珠光体或回火组织
|
|
QT900--2
|
900(91.80)
|
600(61.20)
|
2
|
280--360
|
贝氏体或回火马氏体
|
|